1997年联华证券配资杠杆,原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杨易辰逝世。
对于这位老一辈革命家,许多人可能并不熟悉,但对黑龙江省人民来说,杨易辰却可以说是口碑载道,功垂青史,给黑龙江省人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从1954年东北区划调整后,杨易辰便调任黑龙江省委常委、副省长、省委书记处书记,主管财贸工作。
彼时,黑龙江省水产局隶属关系历经几度变动,正好是省政府直属局,归财贸口,由杨易辰易辰书记分管。
而黑龙江冬季天寒地冻,能否养鱼一直是个颇具争议性的问题。
杨易辰上任后,则主抓水产工作,对群众性养鱼事业大力扶持鼓舞,致水产行业成热门产业,一些离开多年的老同志都纷纷请求归队,新专业的也积极入行,投入到水产行业。
参考消息网报道称,稍早一些,以色列对黎巴嫩境内发起多次袭击,击中了真主党所在位置。当日,真主党就发起了报复行动。真主党发言人指出,他们对以色列阵营发起军事打击,50枚重型火箭弹,会让以色列付出代价,如果以色列敢再次袭击真主党,那么自己会动用所有方式进行报复,直到来自以色列的安全威胁被消除。
戚继光与张居正关系密切,戚家军的壮大离不开张居正不遗余力的举荐。嘉靖一朝,福建和浙江东南沿海一带,出了两个抗倭名将,一个是俞大猷,另一个就是戚继光。
1958年至1960年,杨易辰又下令派出由领导干部、中层骨干以及科技人员三类人员组成的参观团,赴江浙、两湖以及广东一带学习其养鱼经验。
等到观察团顺利回归,谈及在南方的见识和黑龙江省的差距之时,杨易辰又做出了冷静的分析,直言:“我省(黑龙江省)和南方不同,人家老祖宗就养鱼,我们是后发展地区,这次出去参观主要是解决认识问题,下步工作的重点是主要解决方法问题,也可叫技术问题,要从我省实际出发,因地制宜。”
也因此,得益于杨易辰这位头脑冷静的主导人物,黑龙江水产行业得以始终坚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解决实际问题,实施科教兴渔。
杨易辰在实际工作中养成的追求实事求是的正确观念和原则也便从这时起就树立起来,成为了他未来人生发展轨迹的基石所在。
后来三年自然灾害困难时期,黑龙江省以捕鱼为生的专业渔民,吃饭穿衣都成问题,长期吃不上粮食,只能喝鱼汤,杨易辰在从实地调查的下属口中听到此情况后,当场便拍板定案:
渔民口粮纳入供应渠道,按标准予以保证,他们给国家提供水产品,要奖售棉布(布票)、白酒等必需的工业品,要下发个文件从政策上帮扶。
有同志回忆,一位省委领导对所属一个部门的工作,本来可以只作原则指导,但杨易辰偏偏管得那么多那么实,究其根本是他一直把当时黑龙江省搞养鱼视为新生事物,共产党人对待新生事物的态度,必须是满腔热忱,给予特殊扶持关照,才能使其健康成长,而这一点,杨易辰做到了。
最后在杨易辰从始至终的管理关照下,黑龙江省养鱼事业蓬勃发展,成果辉煌,年产水产品四、五十万吨,市场活鱼不断,名优品种常见,人们吃鱼再不难了。
杨易辰真正做到了造福于民,受到了全省上上下下的拥戴,誉满龙江。
而就在这时,一场风雨不期而至。一直到1972年,杨易辰重新出来工作。
他利用一切可能抓工作,抓生产,后担任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又带头解放思想,拨乱反正,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狠抓科技教育事业,促使累龙江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衷心拥护。
而就在1977年,“两个凡是”的观点被提出。
坚持实事求是的杨易辰第一时间察觉到其中危害,带头提出了反对。
1983年,杨易辰离开工作了近30年的黑龙江,去到了北京,就任共和国第四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成副国级干部。
彼时,全国的社会治安形势很不好,杀人、抢劫、流氓等一些恶性案件大幅度上升。有的城市,工人不敢上夜班,女同志上下班要有人接送,人民生活深受困扰,生产秩序受到严重破坏。
与此同时,贪污、行贿、走私、偷税、抗税、骗税等经济犯罪活动十分猖獗。
为此,邓小平提出了全国大中城市组织“严打”(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战役的要求。
时任中央政法委书记彭真也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严肃提出把“集中力量打击各种经济犯罪,继续抓紧治安工作,坚决同危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犯罪行为作斗争”等问题,纳入新时期政治任务,用法制的利剑,来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为经济基础服务。
在这样的形势下,杨易辰上任最高检院检察长,很快便率领全国检察机关积极投入到“严打”战役中,并做出很多开创性工作,推动各级检察机关成立了举报中心,集中力量办大事,大大增加了对经济犯罪活动的查办力度。
与此同时,杨易辰依然保持着实事求是的工作习惯,尽管已年近古稀,他每年依然雷打不动地前往各省进行实地调查。
1984年7、8月份时,《光明日报》和《民主与法制》杂志上刊登了两篇题为《农民呼吁为勇于改革的孙永根平反》以及《六“8”奇案》的文章。
这两篇文章中,将在1983年因贪污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的孙永根说成了是“勇于改革”的“著名企业家”,而对司法机关判处他的罪行均予以否认。
两篇文章一经发布,立时在全国引起了极大的舆论风波。
杨易辰听闻后,当即实地去到了孙永根所在的江苏江阴,建议组成中纪委、中政委联合调查组进行复查。
杨易辰同志(左四)与其他最高检院领导合影
复查工作进行了将近一个月,最终证实了那两篇文章均为失事报道,其中具体失实内容也均被逐条澄清。
江阴县新桥公社工业办公室主任、江阴毛纺厂党支部书记孙永根贪污、受贿1万1千余元人民币,事实清晰,证据确凿,无从置喙。
最后,调查组将详细的复查报告以中纪委中政委联合发文的形式转发全国,一场舆论风波就此化解。
1987年4月,全国政协委委员李克如又向杨易辰反映了一桩尘封30多年的案子。
案子的主人公名叫文炳衡,曾是甘肃省劳动模范、合水县农会副主席。在1952年时,文炳衡向上反映了有关县委书记唐凤仪违法乱纪的问题。
结果就在六年后,1958年,文炳衡被定以“反革命诬告陷害罪”,处以死刑。
事情发生后,文炳衡的家人不断申诉控告,但这个案子始终未有新进展。
转眼三十年过去,直到这个案子出现在了杨易辰面前。
1987年7月,在杨易辰的积极建议下,中纪委出面组织有关部门针对这个案子展开了联合调查。
而后,杨易辰又亲赴甘肃,具体指导复查工作。
尽管因为事隔30多年,复查难度不小,但在杨易辰的坚定推进下,这起案子的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
案件的真相是,文炳衡非但不是反革命分子,还曾在1943年就被选为陕甘宁边区劳模,在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为党做了大量工作,而他在1952年时向组织上反映的有关唐凤仪违法乱纪的问题,大部分属实,1958年时给文炳衡定的“反革命诬告陷害罪”根本不能成立。
甘肃省委根据调查事实,签发了调查组的改判建议。
自此,文炳衡在九泉之下承蒙30多年的不白之冤终得到昭雪。
到这时,杨易辰在最高检院检察长的位置上已近5年,这5年,他不顾年事已高,跑了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秉承忠实于法律的严肃态度,对犯罪分子给予了严厉打击,对无罪者给予了保护,为国家新时期检察制度作出了重要贡献。
1988年3月,74岁的杨易辰不再担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1997年,杨易辰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83岁,自此结束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光辉一生。